—— 徐顯明——
教育部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
國家卓越法治人才培養計劃指導委員會主任
山東大學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
文顯教授剛才做了一個很好的演講,我的體會是,我們要不忘法治初心,牢記法學使命。就座之時不知要致辭,看了議程才知道。既然頒獎后的自由發言環節中有一個“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的法律問題”的題目,那我就按此主題做一個拋磚引玉的發言。
特朗普當選后不久,我就組織了一份對其研究的報告。兩年多過去了,這份報告結論和這兩年中發生的事實基本一致。
特朗普本人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因為過度聰慧和頑皮多動,一般的中小學容納不下他,最后他父親送他到紐約的軍校里面學習,畢業的時候,他獲得了年級的第一名。聰明過頭是狡猾,軍校畢業,應該到越南去參戰,但他說他的腿上長了一個骨刺,逃避了服兵役,而最終在紐約房地產界異軍突起,成為一個經營包羅萬象的商人。他后來讀了美國最好的商學院,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我們到了費城,才會知道什么是頂級大學的商學院,整個一條街都屬于沃頓商學院。
商人的特質是功于利益,而不太注重意識形態。這是我們當時的一個分析。他做總統以后,中美意識形態方面特別是人權方面的壓力會相對降低,今天看,這個判斷是正確的。
果然,美國甚至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后連人權理事會都退出了。所以中美這幾年人權的斗爭中中國逐步占了上風。他上過軍校,可是他不喜歡戰爭。
我分析,他輕不言戰的原因是擔心輿論炒作他逃避服兵役的政治污點。奧巴馬給他留下了軍事遺產,亞太再平衡把一部分軍力轉移到亞洲,但是他并不想過度利用。所以他例行地按南海仲裁案那個結果派軍艦去中國的南海走一走,也派航母在臺灣海峽穿一下,這些舉動都是常規動作。他并不想在東海、南海制造軍事沖突。
商人是重承諾的。他向選民的承諾,都要兌現。他上臺之后,第一個就是要把伊斯蘭世界七個國家的移民政策徹底顛覆。所以他簽署的第一號總統令就是限制這七個國家的人移民到美國去。法律界反對,甚至有州檢察官起訴他,但他相信最后聯邦最高法院會支持他。果然如此。
奧巴馬八年中未能任命一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而特朗普卻幸運地不到兩年任命了兩名大法官。這是特朗普兩年多中最大的政績,他任命的法官將影響美國三十年甚至更久遠。
他的第二個承諾,美墨邊境之間要設一道墻,花費巨大,預算沒有,為此他不惜動用總統的緊急狀態條款撥款要修墻。
特朗普為什么要這么做?我們當初也有一個分析,特朗普是一個典型的民粹主義者,一個頑固的種族主義者,他認為,如果不改變美國的移民政策,美國在未來30年左右的時間,白人將失去對國家的主體地位,白人將成為少數民族,所以他上臺之后的許多政策是為種族而戰,必須改變移民政策。但打出來的旗號很冠冕堂皇,是反恐的考慮,是為了國家安全。所謂讓美國再次偉大,其實是為了讓美國種族更加純潔。
他的第二個考慮是美國通過美元所獲得的世界經濟的霸主地位,如果允許中國像過去那樣快速發展的話,他得出來的結論是,2030年前后,中國的經濟將會超過美國。
這一點他借用了世界銀行的計算結論。世界銀行說,如果中國每年的GDP增長速度在5-6%之間,2030年這一年,美國GDP的總量將是24.18萬億,而中國GDP的總量將是24.48萬億,這一年將是中美關系發生顛倒的元年,這才是真正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所以特朗普與他的團隊,包括副總統彭斯等,發誓要遏制這一天的到來。
中美貿易摩擦的本質是什么?我的兩年前的報告里面所得的結論為:是遏制與反遏制的斗爭,是中國要行使發展權與美國要剝奪中國發展權的斗爭,其背后,涉及道路、制度、文化甚至會被上升為是由不同民族所代表的文明之爭。果不其然,四十年前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成為美國極右翼的重要理論根據,他們不能容忍黃種人文明超過白種人文明。
美國自GDP超過英國成為************大經濟強國后,迄今已140余年。上個世紀,美國用五場政治、經濟、軍事戰爭,鞏固了自己************的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美國出兵歐洲,從此美國兵在歐洲不走了,歐洲成了美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主持巴黎和談的是威爾遜總統,他把中國的利益給出賣了。之前北洋政府和威爾遜溝通,看能不能收回德國在中國的特權,威爾遜是答應過中國的。但是巴黎和談結束的時候,他欺騙了中國人。
當林長民通過報紙把美國出賣中國的真相揭出來后,于是激怒了中國的學生。北大的學生是最早覺醒的。他們到美國駐華使館門口遞交請愿書,美國駐華大使閉門不見,結果爆發了“五四運動”。所以“五四運動”的起因,與美國把中國的主權出賣給日本有關。但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成了歐洲的主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初,美國曾幫過日本,只是被日襲擊后才被迫參戰,戰爭的結果是,他除了與蘇聯瓜分歐洲外,又第一次全面進駐亞洲。兩次世界大戰的最大受益國是美國。
今天我們知道日本1947年5月3日生效的憲法,是麥克阿瑟用一周的時間制定出來的。麥克阿瑟占領當局下有一個民政局,這個局下面有25個青年人,其中有2個是學法律的,一個是哈佛大學法學院畢業的,這個人是猶太人,叫蓋迪斯。他們用7天時間,不分晝夜地起草。當麥克阿瑟告訴日本首相吉田茂,這就是你們的憲法的時候,日本政府被迫接受了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通過支配日、韓、菲、新加坡等,實際主宰了亞洲。
第三次戰爭是在經濟上。當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的GDP接近美國60%的時候,美國感覺到了經濟危機,這時的總統里根找到了萊特希澤,讓他去制造日本的破產。我們中國的法學界許多人知道,萊特希澤是美國頂級的破產法專家,到日本去制定了制造日本經濟泡沫的“廣場協議”,導致日元大幅升值。
日本是靠貿易立國的,日元升值后,產品賣不出去,日本的經濟就此一蹶不振。特朗普最崇拜的人是里根,故此,這次中美貿易之戰,特朗普重新起用已七十多歲的萊特希澤,希望中美貿易重演一場當初的日美之戰,這是美國上世紀頗引為自豪的一場勝利。
第四場是里根時代的蘇聯倒臺。里根被評為美國建國240多年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得分超過了創始總統華盛頓,超過了二戰領袖羅斯福,也超過了解決了南北分裂使美國走向統一的總統林肯,原因是他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所謂蘇聯帝國。美國從此成為沒有挑戰者的唯一超級大國,這是第四場戰爭的勝利。
第五場是海灣戰爭,使美國控制中東,即控制了世界的能源。大家看一下這五次戰爭,結果是全世界幾乎都是美國的了。美國從1871年在GDP總量第一次超過英國之后,現在作為世界的頭號帝國,已經持續了近一個半世紀的時間。
所以美國現在感覺到,如果2030年中國的GDP總量要超過美國的話,它的霸權地位將一去不返。同時他們也意識到,如果人口眾多的印度發展起來,其經濟總量是不是也要超過美國?美國將成為世界排名第三、第四的國家?這就是美國認識到的危險。
遏制世界任何國家發展成為能與美國匹敵的大國,是美國的頭號國家戰略。二戰之后至今,這一戰略始終未變。對華貿易戰只是遏制中國的初步,美對我的遏制將是全面的。
第一,通過貿易戰遏制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勢頭。讓中國從快速發展降為中低速發展,甚至不發展。美是最希望我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
第二,遏制我們的2025計劃,防止中國成為制造業大國,把中國困在世界供應鏈的中低端上。
第三,遏制中國的高科技,防止中國在創新及軍事運用上形成對美國軍事霸權和所謂國家安全的挑戰。
第四,遏制中國的“一帶一路”,防止美國主導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被重組和打破。
第五,遏制人民幣國際化,防止美元霸權地位被動搖進而使美國無法通過美元實現對世界的超經濟剝削。
第六,遏制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利用自由、民主、人權、分權、產權、知識產權等抹黑中國、詆毀我意識形態和價值文明,將中國描繪為通往地獄的惡魔等。
我認為,美對我的遏制將有三大特點。
第一,將是全面遏制;第二,將是長期遏制;第三,將是無所不用其極的遏制。遏制的手段會花樣翻新,會打出上百種牌,包括法律的長臂管轄、貿易關稅制裁、重構世界貿易體系、馬格尼茨基法案制裁、限制科技合作、臺灣問題、新疆問題、西藏問題、香港問題、南海問題、釣魚島問題、干擾學術文化交流、人權的、軍事的等。
未來會怎樣?
我有一個判斷。中日之間的GDP總量比較,在2010年,中國GDP第一次超過日本的時候,日本舉國震驚,其世界第二、************的地位被拔掉了,右傾勢力就是從中國的GDP總量超過日本開始大肆泛濫的,包括釣魚島問題,玩弄各種花樣。
出乎日本意料的是,不到兩年的時間,中國GDP和日本拉開了很大的距離,不到十年,現在中國是日本的2.5倍。當我們的GDP總量是日本2倍以上的時候,日本徹底絕望了,知道在亞洲今后再也無法超過中國了,所以它的心態開始轉向平和。因此,中日的關系出現了回緩。
按這個關系模式我們分析一下。中國是不可遏制的,當中國的GDP總量超過美國2倍左右的時候,美國人的心態會不會變得平和起來?會不會接受“世界第二”的現實?
所以,中美之間遏制與反遏制的斗爭要打持久戰。這次東京G20峰會上,中國的太極拳躲過了美式拳擊賽的直拳,這個勝利是很表面的,后面的談判又是一場拉鋸戰。美國除了直拳外,還會有擺拳、勾拳、刺拳等。
斗爭將是長期的,而時間老人會站在我們一邊。當我們的GDP總量超過美國的2倍,按商品購買力來計算是它3倍左右的時候,我想美國人的心態會放平緩,中美關系又會回到合作的狀態上來。
這是我的一個預測,這個時間要三十年以上,因為中美之間還要調整政治格局,特別是軍事格局,美國要習慣于中國海軍到加勒比海甚至到紐約灣去航行自由。當我們真正強大起來的時候,中美間將是最友好的國家關系。
借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上述心得。臨時想到的,不當的地方請批評,謝謝!
· 本文系徐顯明主任在法律出版社學術委員會2019年年會上的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