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白話話的開拓者。他一手締造了民國的氣質:早期魯莽沖動,有血性的粘稠,新舊交揉。后來卻也風流溫厚,澄澈明亮,開領一個時代的風潮至今。
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有一位在文化、學術領域影響至深的人物,其一生的活動與近現代歷史上的許多重大事件緊密相連。
梁實秋評價胡適說:“溫而厲是最好的形容。我從未見過他大發雷霆或盛氣凌人。他對待年輕、屬下、仆人,永遠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樣子。就是在遭到挫折侮辱的時候,他也不失其常?!?/span>
胡適曾說過一句很重要的話,那就是:“寬容比自由更重要”。他認為“寬容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沒有寬容,就沒有自由?!?/span>
寬容是一種美好的情感、高貴的品質、是一種仁愛的光芒、一種崇高的境界。胡適自己也是身體力行、一生都在踐行著這種高尚的寬容理念。
他的人格思想,影響了后來一大批聲譽卓著的學者和政治人物。生不愿封萬戶侯,但愿一讀胡適之。他的名字當時引無數英雄美人竟折腰。就連林語堂,梁實秋這樣不可一世的驕子,也都以“我的朋友胡適之”掛在嘴邊為榮事。
蔣給了胡適這樣的評價: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
唐德剛先生在《胡適雜憶》書中說:胡適之先生的了不起之處,便是他原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健將,但是經過五十年之考驗,他既未流于偏激,亦未落伍。始終一貫地保持了他那不偏不倚的中流砥柱的地位。開風氣之先,據杏壇之首;實事求是,表率群倫,把我們古老的文明,導向現代化之路。熟讀近百年中國文化史,群賢互比,我還是覺得胡老師是當代第一人!
難怪著名學者熊培云說:錯過了胡適,我們便就錯過了一百年。他的那些觀點,思想,正照耀在當今,句句直戳現實。
如果說魯迅是代表20世紀,那么胡適則代表了21世紀的真正的國家未來。